02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 > 02 >

两种他汀类药物对不同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型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作者】周思远 宋鑫 胡梦 王高坤 张文龙 李重先 王禹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基因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摘要目的观察2种他汀类药物对不同细胞色素P450酶(CYP)2C19基因型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CYP2C19基因型检测的老年ACS患者200例,根据服用他汀类药物及CYP2C19基因型分为6组:阿托伐他汀+快代谢组(A组)40例,瑞舒伐他汀+快代谢组(B组)40例;阿托伐他汀+中代谢组(C组)46例,瑞舒伐他汀+中代谢组(D组)46例;阿托伐他汀+慢代谢组(E组)14例,瑞舒伐他汀+慢代谢组(F组)14例。在使用氯吡格雷前(基线)、联合服用他汀类药物前(治疗前)及服用他汀类药物7 d(治疗后),测定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与基线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更低[(3.9±0.2)%vs(5.2±0.3)%;(3.8±0.2)%vs(5.3±0.3)%;(4.9±0.4)%vs(5.3±0.3)%;(5.0±0.3)%vs(5.1±0.4)%;(5.0±0.4)%vs(5.2±0.3)%;(4.9±0.5)%vs(5.1±0.4)%,P<0.05];治疗后在相同基因代谢类型中,A组与B组、C组与D组、E组与F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在不同基因代谢类型中,A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C组和E组(P<0.05),B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D组和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E组,D组与F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他汀类药物对于同一代谢基因型组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没有影响,对于不同代谢基因型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有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受到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上一篇: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高敏肌钙蛋白T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作用
下一篇: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版权所有: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京ICP备060254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邮编:100853